当前位置: 主页 > 文言文阅读答案 >

《孔子见罗雀者》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

时间:2015-07-10
《孔子见罗雀者》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孔子见罗雀者
    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
(选自《孔子家语》)

【试题】
     1.按要求完成下面三个小题。
     (1)解释下列黑体的词语。
        ①黄口从大雀      (     )
        ②孔子顾谓弟子曰    (     )
        ③全身之阶       (     )
    (2)下列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故君子慎其所从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人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
    (3)翻译下列句子。
  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
 2. 你从本文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1.(1) ①跟随,跟从  ②回头看  ③保全
   (2) 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人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
   (3) 容易警觉就远离了祸害,贪吃就忘记了祸害。(惊:警觉)
     2. 一是不要领略眼前利益;二是要多借鉴长者的经验;三是要有忧患意识;四是要谨慎择友。 

二: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大雀从黄口( ) 2.孔子顾谓弟子曰( )
3.利食而忘患( ) 4.善惊以远害( )
二,翻译
1.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
2.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
三,孔子教育其弟子要"慎其所从",与亲_____而远_____有相似之义.
参考答案
一,1.跟随 2.回头 3.贪图 4.远离
二,1.大鸟容易警觉故难以捕到,小鸟贪吃因此容易捕到. 2.因此君子应当慎重地选择他所要跟随的人,靠年长者的谋虑就有了保全性命的凭借,跟随年少者的鲁莽就会有灭亡的祸患.
三,君子 小人
   
【《孔子家语》介绍】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 和《后序》。《后序》实际上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内容以孔安国语气所写,一般称之为《孔安国序》,后半部分内容为安国以后人所写,故称之为《后孔安国 序》,其中收有孔安国的孙子孔衍关于《家语》的《奏言》。
【译文】
  孔子看到张网捕鸟的人,捕到都是黄口的小雀。夫子问捕鸟的人:“唯独大雀捕不到,为什么呢?”捕鸟人说:“大雀容易警觉,所以不易捕到;小雀贪吃,因 此容易捕到。如果小雀跟从大雀,就捕不到(小雀);如果大雀跟从小雀,也能捕到(大雀)。”孔子回头对弟子说:“容易警觉就远离了祸害,贪吃就忘记了祸 害,这是出自它们的本性,但却由于所跟从的对象不同或得到福或得到祸。因此君子应当慎重地选择所要跟随的人,依靠年长者的谋虑就会有保全自身的凭借,跟从 年少者的憨直就会有危急死亡的祸患。”
【简评】
 这是孔子借助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告诉他们要听从师长们的教导,虚心向他们学习。文章借捕鸟人之口,说明“善惊远害”,“贪食易得”的道理,孔子告诫弟子“以所从为祸福”,“君子慎其所从”,可谓警世之言。

相关文章
上一篇:《秦良玉》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宣抚使马千乘
下一篇:《贾诩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

唐诗三百首

    李白的诗 白居易的诗 孟浩然的诗 杜甫的诗 王维的诗集 李商隐的诗 杜牧的诗 柳宗元的诗 王昌龄的诗 韩愈的诗 刘禹锡的诗 韦应物的诗 崔颢的诗 岑参的诗集 刘长卿的诗 王勃的诗 李颀的诗集 元稹的诗集 初唐四杰 李贺的诗集 张九龄的诗 唐诗精选 唐诗名句

宋词三百首

    欧阳修词集 苏轼的词 范仲淹的词 李清照词集 辛弃疾的词 柳永词集 王安石诗词 晏殊的词 晏几道的词 张先的词 秦观宋词 姜夔的词 周邦彦的词 贺铸的词 陆游诗词 吴文英的词 宋词精选鉴赏

唐宋八大家

    韩愈 柳宗元 苏轼 欧阳修 王安石 苏洵 苏辙 曾巩

唐初四杰

    王 勃 杨 炯 卢照邻 骆宾王
联系我们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