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言文阅读答案 >

《郑译,字正义,荥阳开封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时间:2015-07-10
《郑译,字正义,荥阳开封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郑译,字正义,荥阳开封人也。译颇有学识,兼知钟律,善骑射,周武帝时,译时丧妻,帝命译尚梁安固公主。及帝亲总万机,以为御正下大夫,俄转太子宫尹。时 太子多失德,内史中大夫鸟丸轨每劝帝废太子而立秦王,由是太子恒不自安。其后诏太子西征吐谷浑,太子乃阴谓译曰:“秦王,上爱子也,鸟丸轨,上信臣也。今 吾此行,得无扶苏之事乎?”译曰:“愿殿下勉著仁孝,无失子道而已。勿为他虑。”太子然之。既破贼,译以功最,赐爵开国子,邑三百户。后坐亵狎皇太子,帝 大怒,除名为民,太子复召之,译戏狎如初。因言于太子曰:“殿下何时可得据天下?”太子悦而益昵之。及帝崩,太子嗣位,是为宣帝。译颇专权,时帝幸东京, 译擅取官材,自营私第,坐是复除名为民。刘昉数言于帝,帝复召之,顾待如初。
初,高祖①与译有同学之旧,译叉素知高祖相表有奇,倾心相结。及高祖为大冢宰,总百揆,以译兼领天官都府司会,总六府事。出入卧内,言无不从,赏赐玉帛不可胜计,每出入,以甲士从,俄而进位上柱国,恕以十死。
译性轻险,不亲职务,而赃货狼籍。高祖阴疏之,然以其有定策功,不忍废丛。阴敕官属不得白事于译。译犹坐厅事,无所关预。译惧,顿首求解职,高祖宽谕之, 接以恩礼。及上受禅,以上柱国公归第,赏赐丰厚。译自以被疏,阴呼道士章醮②以祈福助,其婢奏译厌蛊左道。译叉与母别居,为宪司所劾,由是除名。
开皇十一年,以疾卒官,时年五十二。
                                                           (选自《隋书•列传第三》,有删节)
【注】①高祖:指睛文帝。②章睡:道教的一种祈祷形式。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帝亲总万机                       总:统管
B.愿殿下勉著仁孝                     勉:努力
C.译擅取官材,自营私第               营:经营
D.阴敕官属不得白事于译               敕:告诫
7.下列“以”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以为御正下大夫                    B.高祖宽谕之,接以恩礼
C.以上柱国公归第                    D.阴呼道士章醮以祈福助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吾此行,得无扶苏之事乎?(3分)
 (2)刘防数言于帝,帝复召之,顾待如初。(3分)
 (3)高祖阴疏之,然以其有定策功,不忍废放。(4分)
9.根据文意概述宣帝恩宠郑译最重要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
6.C(营:建造)
7.D(D项中的“以”为连词,其余三项中的“以”都为介词)
8.(1)如今我这次出征,该不会有扶苏一样的遭遇吧?
【评分建议】共3分,“得无……乎”2分,语句通顺1分。
(2)刘昉多次向皇帝求情,皇帝又召回了郑译,还像当初一样对待他。
【评分建议】共3分,每小句1分。
(3)高祖内心已经疏远了他,然而因为他有奠基之功,不忍心将他罢职放远。
【评分建议】共4分,“阴疏”“定策功”“废远”及语句通顺各1分。
9.当年宣帝太子之位受到威胁,又奉诏出征,郑译出谋画策,帮助太子渡过难关。
【评分建议】共3分,背景、过程、结果各1分,意思对即可。

【译文】郑译,字正义,是荥阳开封人。郑译很有学问,并懂得音乐,善长骑马射箭。郑译当时妻子去世,皇帝命令郑译娶梁安固公主。等到帝亲自掌权,任命郑译 做御正下大夫,不久改为太子宫尹。当时太子有很多不道德的行为,内史中大夫乌丸轨常常劝皇帝废掉太子改立秦王,因此太子一直不安心。后来下诏让太子西征吐 谷浑,太子就暗中对郑译说:“秦王是皇上的喜爱的儿子。乌丸轨是皇上信任的大臣。今天我这次出行,能发生秦朝扶苏那样的事情吗?”郑译说:“希望殿下尽力 仁爱孝顺,不违背作儿子的原则就行了。不要担心别的事。”太子认为他说得对。打败敌人之后,郑译因为功劳很大,受赐爵位为“开国子”,掌管三百户人的县的 俸禄。后来因为和皇太子开玩笑,皇帝很生气,除去官名,贬为平民。太子又召他回来,郑译像以前一样开玩笑。于是对太子说:“殿下什么时候可以拥有天下?” 太子很高兴,就更亲近他。等到皇帝驾崩,太子继位,就是宣帝。破格任命他做开府、内史下大夫、封归昌县公,掌管一千户的县的俸禄,把朝政托付给他。不久升 为内史上大夫,加封为沛国公,掌管五千户的县的俸禄,任命他的儿子郑善愿做“归昌公”,郑元琮做永“安县男”,并监国史。郑译十分专权,当时皇帝巡游东 京,郑译擅自取用宫里的材料,自己建造房屋,因此获罪,在此除去官籍成为平民。刘昉多次在皇帝那里劝说,皇帝又把他召回来,像以前那样对待他。命令他负责 内史事。
当初,高祖杨坚与郑译有同学的交情,郑译又一直知道高祖相貌奇特,于是全心结交。等到高祖做了大冢宰,总揽朝政,任命郑译兼管天官都府司会,总管六府的事 务。进出卧室,他的计策全都采纳,赏赐的玉帛不计其数。每次出入宫殿,由穿甲的士兵跟从。封他的儿子郑元璹做仪同。当时尉迥、王谦、司马消难等发动叛乱, 高祖更加亲近礼遇他。不久进封上柱国,规定他可以犯十种罪行,都被宽恕,不处死。
   
  郑译性更轻浮阴险,不关心职责,贪污的东西不计其数。高祖暗地疏远他,但因为他有出谋划策的功劳,不忍心罢免流放他,暗中嘱咐官吏不要把事情报告给郑译。 郑译依然受到牵连,无所事事。郑译很害怕,磕头请求辞官,高祖安慰他,按礼仪接见他。等到高祖受禅登基,郑译在上柱国公的位子上退休回家,赏赐了他很多东 西。郑译因为自己被疏远,暗中招道士章醮来帮他祈福,他的奴婢控告郑译从事妖术。
郑译又和母亲分居,被宪司弹劾,因此除去官名。
开皇十一年,因病在职位上死去,当时五十二岁

 


相关文章
上一篇:柳宗元《愚溪诗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下一篇:《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唐诗三百首

    李白的诗 白居易的诗 孟浩然的诗 杜甫的诗 王维的诗集 李商隐的诗 杜牧的诗 柳宗元的诗 王昌龄的诗 韩愈的诗 刘禹锡的诗 韦应物的诗 崔颢的诗 岑参的诗集 刘长卿的诗 王勃的诗 李颀的诗集 元稹的诗集 初唐四杰 李贺的诗集 张九龄的诗 唐诗精选 唐诗名句

宋词三百首

    欧阳修词集 苏轼的词 范仲淹的词 李清照词集 辛弃疾的词 柳永词集 王安石诗词 晏殊的词 晏几道的词 张先的词 秦观宋词 姜夔的词 周邦彦的词 贺铸的词 陆游诗词 吴文英的词 宋词精选鉴赏

唐宋八大家

    韩愈 柳宗元 苏轼 欧阳修 王安石 苏洵 苏辙 曾巩

唐初四杰

    王 勃 杨 炯 卢照邻 骆宾王
联系我们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