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 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 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 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 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 牛花, 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 的秋草,使作陪衬。
②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 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 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 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 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 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
③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郁达夫《故都的秋》节选)
18. 选文第一段文字在写景的同时,也写了观景的心态、动作,请找出有关词语,并说说作者当时的心情。(3分)
19. 选文第二段“槐树落蕊”在描写上从什么角度表现故都的秋“清”“静”“ 悲凉”的特点,并结合文句进行简要分析。(4分)
20. 结合全文来看,作者热爱故都的秋天,为什么却不选取“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 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著名的景物来表达呢?(4分)
参考答案 新炬吧考试网(www.xinjuba.com)整 理
18.(3分)词语:看,听,细数,静对,感觉。悠闲、惬意 的心情,表现了对故都秋的热爱之情。(写孤独、落寞给一半分。)(词语1分;心情2分)
19.(4分)人的感官的角度;或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角度。落蕊 “铺得满地” “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极微细极柔软的”,分别从视觉 、听 觉、嗅觉、触觉等角度突出了“静”的特点;“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 细腻,又觉得清闲”,从视觉的角度以及内心感受,写出了 “清”;“有点儿落寞”“ 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深沉”通过内心感受体现了“悲凉”。(综合分析也可以,只要言之 成理。)(角度1分,分析3分)
20.(4分)(1)那些著名的风景区都是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地方,与本 文要表现 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之特点以及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眷恋 与哀婉 之情难以统一;(2)著名风景吸引了古往今来的无数文人墨客,吟咏秋天的辞章层出不穷,若就此详写,很难道出新意, 因而,作者另辟蹊径,选取人们常 见的存在于“庭院街巷”景象,深入挖掘,精心提炼,使故都的秋富有生活 情趣,别有一番风味,使秋味更显浓烈、新奇。(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