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西晋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关于西晋文学的成就,刘勰《文心雕龙》云:“晋世群才,稍入轻绮。张潘左陆,比肩诗衢;采缛于正始, 力柔于 建安。或析文以为妙,或流靡以自妍,此其大略也。”钟嵘《诗品序》在描述了建安文学的“彬彬之盛”后,接着指出“尔后陵迟衰微,迄于有晋。太康中,三张、 二陆、两潘、一左,勃尔复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刘、钟二人都热情洋溢地描绘出了西晋文学的繁荣景象。
②一个时代之文学,其思想内容、形式、风格及发展变化不可避免要受到这个时代的思想意识的影响。西晋文学的发展,同西晋的思想文化环境密不可分。玄 学的兴 盛,是西晋文化学术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西晋玄学崇尚清谈,标榜任达,西晋士人的心态与士风的形成均与其密不可分,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亦不可忽视。由 于玄学的兴盛,其被视为此时期的主流思想,就连很多以儒学立身的士人都沾染了玄风的余绪,似乎儒学在西晋走向衰微。事实上,儒学在西晋衰微,只是从严格经 学意义的角度而言,尤其是相对于儒学在两汉的地位而言。西晋实质上常被以后的士人誉为儒礼之学的盛世。
③晋武帝登基后多次下诏倡导儒学,“……敦喻五教,劝务农功,勉励学者,思勤正典,无为百家庸末,致远必泥”(《泰始四年诏》)。他还采取扩建太 学、封崇 孔子后裔等措施,复兴儒学,“置博士十九人。九州之中,师徒相传,学士如林,犹选张华、刘实居太常之官,以重儒教”。处于低潮的儒学在西晋之初逐渐显露出 崛而复振的局面。在西晋初期,士人尤其是那些出身寒素的士人又重新回归“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人生轨迹,掌握儒家的礼仪知识和具备儒家伦理道德成为士人入仕 的重要工具。儒学思想在晋初重新上升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作为一种为皇权所推崇的思想,儒学的政治思想和处世原则不可能不对百姓产生影响,也不可能不对 晋初士人的心态产生影响,并影响他们的文学创作。
④儒家思想有很强烈的政治追求,儒学本就是积极入世的学说。孔子有治世之心,“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孟子•滕文公下》)。孟子与 孔子一 样,大部分时间都在寻求政治上的突破,“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在孔孟的影响下,儒家后学 都有一种自觉的政治要求,都有学而为民生政治的信念。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官方的形式强化了儒学与政治的关系,儒学及儒学引发的自觉的政治参与意识逐渐成为 一种民族性的精神存在。西晋去汉不远,儒家士族在社会上还普遍存在,再加上统治者的提倡,儒学在西晋的影响力依然极大,在儒家建功立业、追求不朽的思想指 导下,晋初士人亦表现出积极进取的意识。
(摘编自王阳阳《浅谈西晋初期儒学对文学的影响》)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热情洋溢地描绘出了西晋文学的繁荣景象,但在他看来西晋文学的艺术感染力逊色于建安文学。
B.钟嵘认为西晋文学重振了建安文学“彬彬之盛”后的“衰微”,继承前代王者的足迹,风流未尽。
C.刘勰和钟嵘都认可西晋文学的成就,都对“张潘左陆”这些代表人物给予肯定,都认为正是他们带来了太康“文章之中兴”。
D.一个时代的思想意识必然影响这个时代的文学,西晋文学的发展就同时受到玄学和儒学的影响。
答案:C.以偏概全,只有钟嵘提出西晋文学“中兴”这一说法。且“太康”较“西晋”缩小范围。(A.“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意思是“文采比正始时期更加繁荣,但内容的感染力却比建安时期更柔弱”。可见,西晋文学的艺术成就逊色于建安文学。)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玄学兴盛,被视为西晋主流思想,很多以儒学立身的士人都沾染了玄风的余韵,导致儒学在西晋走向衰微。
B.儒学在西晋衰微,只是从严格经学意义的角度而言,尤其是相对于儒学在两汉的地位而言,事实上,儒学在西晋不但没有衰微,反而超越前代。
C.晋武帝登基后通过敦喻五教、劝务农功、扩建太学、封崇孔子后裔等形式独尊儒术。
D.儒学思想在晋初重新上升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其政治思想和处世原则对士人和百姓必然会产生影响。
答案:D。见第四段最后一句话。(A.过于绝对。比照原文缺少“似乎”一词。B.“反而超越前代”,无中生有。C.张冠李戴。根据第四段,“独尊儒术”的是汉武帝。)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西晋初期,掌握儒家的礼仪知识和具备儒家伦理道德成为士人入仕的重要工具。
B.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孟都追求积极入世,只是相对于孟子的霸气,孔子则显得谨慎,由边疆回朝时一定给君主带贡品。
C.儒学与政治相结合,儒学及儒学引发的自觉的政治参与意识逐渐成为一种民族性的精神存在。
D.儒学在西晋的影响力依然极大的原因之一是西晋去汉不远,儒家士族在社会上还普遍存在。
答案:B.曲解文意。“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的意思是孔子三个月不在君主跟前就心神恍惚,外出必定会给当地君主带上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