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宁夏
①一出银川机场,天旷地远,阳光敞亮,刚才还汗津津黏糊糊的胳膊,像用干沙子搓过一样爽净。人粥似的闷燠的北京 给甩远了,它追不上我了,眼下的空间突然无比阔大。
②银川的得名,有记载的一则是,前秦符坚的骢马城就在这一带,因符坚是氐族首领,而氐族语呼骢马为“乞银 ”,故而放牧“乞银”的地方就叫“乞银城”,后来叫顺了嘴就叫成银川了。
③而宁夏的名字的来历追溯起来,可就是一部宏大的传奇了。
④宋初,党项羌李元昊确立西夏帝国并称帝,版图之大,气焰之嚣张,立国时间之久,史所罕见。李元昊此人强项而英 纵,似乎特别喜欢斗气儿。范仲淹恳求他,只要答应不再使用“帝”字,他要什么给什么,满足一切要求。李元 昊并不买账,偏要大用特用这个“帝”字,能把人气晕。形势对他不利时,他也假装顺从,自我蔑称为“ 兀卒”,其实埋了钉子,后经人破译,乃“吾祖”的谐音,对方回信若依此称呼,即落入“我的爷爷 ”之陷阱。你说可恼不可恼?但宋朝硬是拿他没办法,因为他有强悍的实力。成吉思汗可能也是被李元昊的后裔们气 坏了,发誓非荡平西夏不可,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灭掉。
⑤在宁夏,你还会不时听人提起黑城子,那是西夏的故都,又名哈拉浩特。“哈拉”,黑也,“浩特 ”,城也。那里的最后一主“黑将军”似应早于李元昊,他勇冠三军视死如归的惊天气概和他在城破前窖 藏贵重金银文牍器物的故事,至今流传在民间。
⑥西夏啊西夏,在历史的长夜里,二百年,太匆匆,你来得迅,去得疾,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如一节在 激荡回旋中戛然而止的雄浑乐曲,又像一个酷烈而又浪漫的噩梦。元灭西夏后,置宁夏路,始有宁夏之名。宁夏就是扫平西 夏、永保安宁之意。
⑦去看岩画的那天,天气晴好,贺兰山在银川城的西北方向若隐若显,勾勒出雾岚似的一溜长线,其幻影似一 队骑手控 驭着骏马,与我们的汽车并排比赛速度,车跑多快,它们也跑多快。贺兰岩画便藏在数不清的山谷中。我们入一谷,细看沟 谷两崖,果有姿态各异的奇怪图 案赫然而现。岩刻五花八门,还杂以天书样的西夏文字,其中似人似怪的头像特别多。
⑧我被岩画之谜吸引着,不由遥想上古游牧人,顶风冒雪,辗转深山荒滩,日夜与牛羊为伴,好不孤单,那种欲与天、 地、人、万物生灵对话的强烈冲动难以抑制,却又苦无对象,于是以凿刻为语言,把原始的思维和郁积于胸的怒吼注入了这 万古不灭的岩画。
⑨翌日清晨五点多,我们又出现在中卫。中卫在大西北是很有名的,这固然由于它军事地位的险要,但也与风沙大有关 系。它过去出名是因饱受风沙之害,现在出名则因为是全国的治沙模范,并获得了国际声誉。这里年均刮风900个小时,平 均每10小时出现一次风沙,最大风力11级。历来中卫人不知修了多少庙,祈求神灵保佑,锁住沙龙,然而无效。事情终于发 生了历史性转变,那就是著名的“沙坡头奇迹”。我这次才弄懂是怎么回事。原来,英雄的中卫人民用半隐蔽式 麦草方格沙障来固沙,采用1×1米格状草沙障先铺在大片流沙上,遏制风速,而后再在草方障内植草造林。多年来, 在包兰铁路两侧连绵不断的沙山上,罩着一张由草方格组成的无边无际的巨网,而在这无数的网眼里又长起了或疏或密的青 杨。
⑩中卫又名鸣沙洲,它的沙子原是会“唱歌”的,有“沙坡鸣钟”之称。但中卫的响沙已有十几 年不怎么唱了,人们从高坡滑下,难得听到鸣沙擂鼓了。因为绿化造林,使大气变化,影响到沙粒的频率, “共鸣箱 ”结构给破坏了。这是一种积极的破坏,破坏得好。当自然奇观与现代文明发生冲突时,人类往往还是选择了文明 。
11须弥山石窟是此行的最后一个点,它距固原50公里,位于六盘山北端,始建于北魏中晚期,是西北历史上最悠久的石 窟之一。我们抵达时已近后晌,见这一带山大沟深,地貌苍古,其大佛楼释迦牟尼坐像有20多米高,仪态威严,雍然大气, 很有震撼力。说实话,比起全国驰名的几大石窟,一点儿也不差。
12但不可思议的是,它直到解放后才被发现,旧的府县志中几乎没有记载。同样令人不解的是,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 ,距银川市仅40多公里,它们也都是20世纪60年 代才被发现。我想绝不是没人发现过,只是人烟稀少,交通闭塞,发现者 少罢了,何况发现了又如何?为生计奔劳的人,顾不上琢磨,又缺乏起码的通信条件。从另 一面看,它们的发现之晚正说 明西部的文化土层何其厚也,有待发现的东西何其多也。现今西部文化大放异彩的际遇来了。听说,中央已拨巨款发掘西夏 陵,世人也 期待着东方金字塔之揭秘。
13此时,斜阳把赭色的光影投射到伫立了千年的裸露着的错落有致的佛像上,佛容凝重而肃穆,加浓了沉思的 氛围。眼 前是莽莽苍苍的黄土高原,纵横交错的干沟,千山万壑的波涛。我知道,从这里出去不远便是西吉、海原,还有沙沟,再向 北,是银川平原、沙坡头、贺兰 山,全是些沉积了无数苦难和奋争的地方。历史烟云一一从眼前飘过,我想象着,汉武帝 六临朔方驱马击剑出萧关,拓拔魏万马奔腾踏平赫连勃勃,唐太宗大破匈奴 勒石灵州府,康熙大帝三次御驾亲征平定噶尔 丹,还有回民起义领袖马化龙啸聚金积堡,把反抗满清暴政的斗争推向了高潮……这片伟大的土地,真个是引 无数英雄竞折腰。
14此刻周遭静谧极了,一点声音也没有,好像被世界遗忘了;但忽然间,我听见深沟大壑的上空,像盘结着携带豪雨的 云团一般,轰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呐喊声。这不是我的幻觉,神秘的、蕴藏着中华民族巨大精神财富的土地,本不该是如 此沉默的。“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我深信,不管人类文明发达到了何等程度,我们永远需要不断 回归精神的故乡。
(取材于雷达的同名散文)
20.下列对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陷阱:“阱”也可以写成“井”。
B. 后裔:“裔”的读音是“yī”。
C. 戛然而止:“戛”的读音是“jiá”。
D. 想象:“象”不可以写成“像”。
21.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与“宁夏”一名的来历相比,始于氐族语音译的“银川”,命名得过于随意。
B.贺兰山岩画是原始游牧人思想感情的载体,似人似怪的头像表现了孤单寂寞之情。
C.“沙坡头奇迹”是指中卫人民创造的一种用半隐蔽式麦草方格沙障来固沙的方法。
D.西夏王陵等古迹没被及早发现,既说明宁夏交通闭塞,也说明宁夏文化亟待开发。
22.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谐音”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的一种修辞方法。
B.除了西北的须弥山石窟,我国历史悠久的石窟还有甘肃莫高窟、山西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等。
C.第13段中“这片伟大的土地,真个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化用了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词句。
D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由“兮”字可知,这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的诗 句。
23.作者为什么说“而宁夏的名字的来历追溯起来,可就是一部宏大的传奇了”?(5分)
24.文中第⑩段划线句提到“当自然奇观与现代文明发生冲突时,人类往往还是选择了文明”,你如何看待这 种现象?请结合文外的例子说明理由。(6分)
25. 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神秘的、蕴藏着中华民族巨大精神财富的土地,本不该是如此沉默的”这句 话的理解。(5分)
【考点】文学类
【试题解析】20.B项裔读音为 yì
21.A项“始于氐族语音译的“银川”,命名得过于随意 ”不对,命名显示了历史渊源。B项“似人似怪的头像表现了孤单寂寞之情”不对。头像体现了上古游牧人 “欲与天、地、人、万物生灵对话的强烈冲动难以抑制,却又苦无对象,于是以凿刻为语言,把原始的思维和郁积于 胸的怒吼注入了这万古不灭的岩画。”的做法。C项,先固沙而后再在草方障内植草造林。
22.D.“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出自屈原作品《九章》 中的《哀郢》
23.解答此题,重点是,审读题干,分析题干中的重点词“宁夏的名 字的来历追溯”“一部宏大的传奇”。联系上下文,“宁夏”这个名字确立之前,这个地方有 哪些传奇故事发生?结合分值,得出答案。
24.“当自然奇观与现代文明发生冲突时,人类往往还是选择了文明 ”这 种做法不一定正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时候,我们应该为了历史,为了将来,保存自然奇观。例如今天,我 国许多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都面临 着人工设施和人工景观过多过滥的问题。正是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景 区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泰山在中华民族的心中是一座圣山,几千年来受到严格保护。然而近20年.已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 产的泰山,大兴土木之风愈演愈烈。
25.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首先,审读语境。对文章中具体句 子含义的理解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义。 “神秘的、蕴藏着中华民族巨大精神财富的土地,本不该是如此沉默的”是针对全文说的,这就需要我们从整体 上去把握文章中心,以对全文的理解作为理解句子的依托。同时抓关键词,揣摩句意。关键词,是在句子中起关键作用、核 心作用的词语,它们常常揭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重要信息。抓住本句中“神秘”“巨大精神财富 ”“不该沉默”等关键词。
【答案】20.C 21.D 22. D 23.黑城子里“黑将军”的惊天气概和相关故事至今在民间流传。宋初,党项羌李元昊因有强悍 实力,建立西夏帝国并称帝,宋朝拿他没办法。成吉思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灭掉西夏。
24.考生可同意,也可不同意;能够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
25.要点:(1)在宁夏的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在此建功立业、书写传奇 ;(2)无论是贺兰山岩画、中卫沙波头奇迹还是须弥山石窟,都是宁夏人民创造出来的;(3)宁夏文化底蕴之丰富、人民 创造力之强,令人叹为观止;(4)宁夏并未被世人关注,很多精神财富还没有开发出来;(5)作者一方面感到遗憾,另一 方面对宁夏的未来际遇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