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现代文阅读答案 >

魏邦良 吴亚顺《儒者之狂:梁漱溟自视为中国文化托命者》阅读答案

时间:2015-09-16
魏邦良 吴亚顺《儒者之狂:梁漱溟自视为中国文化托命者》阅读答案

儒者之狂:梁漱溟自视为中国文化托命者

魏邦良 吴亚顺

梁漱溟自14岁后,就一直思考两个问题:一个是人生问题,一个是社会问题(或中国问题)。抗战爆发时,梁先生已年近50,而他思考的两个问题也已渐渐成 熟:“一是基于人类生命的认识,而对孔孟之学和中国文化有所领会,并自信能为之说明;一是基于中国社会的认识,而对于解决当前大局问题,以至复兴民族的途 径,确有所见,信其为事实之所不易。”

对于前者,梁漱溟计划写三本书来阐述,这三本书是:《人心与人生》《孔学绎旨》和《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认为,写完三本书,自己这方面的任务也就算完成 了。关于后者,梁漱溟已出版了三本书:《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乡村建设理论》和《我努力的是什么》,但是要实现书中所写到的各种设想,梁漱溟还 需要不断奔走努力。换句话说,梁漱溟认为,历史赋予自己的人生使命还没完成,所以自己不会死。

他说:“为往圣继绝学,为来世开太平,此正是我一生的使命。《人心与人生》等三本书要写成,我乃可以死得;现在则不能死。又今后的中国大局以至建国工作, 亦正需要我;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那是不可想象的,万不会有的事!”并说,“我的安危自有天命”,这包含有两层意思,“头 一层是自信我一定平安的意思”,“再一层是:万一有危险,我完全接受的意思”。这些话,遭到包括熊十力在内的很多人的讥讽。

这封寄给两个儿子的长信,写于1942年初。次年7月,梁漱溟又在信后附有一则简短的“后记”,最后一句话写着:“其中狂妄的话,希望读者不必介意,就好了。”

有人说,梁漱溟这番话有些狂妄,其实,“狂妄”是其表面,其内核则是“坚定”。梁漱溟以这番故意略显“狂妄”的话来显示自己坚定的信念——一定会完成历史 赋予自己人生使命,只有到那时,自己才会坦然赴死,含笑九泉。在“狂妄”话语的背后,是他对中国命运的痴心观照,显示了他对磨难、险境、敌人的藐视,言下 之意是,任何人任何险境也阻挡不了他“潜心行学”“探索人生”的脚步。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才理解了他下面的这句话:“虽泰山崩于前,亦可泰然不动;区区 日寇,不足以扰我也。”对梁漱溟来说,这句话绝非冠冕堂皇的大话,而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

转型时代,自觉怀抱中国文化使命,是知识分子最为重要的承担。除了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等大儒都是“文化托命之士”,“他们受到阳明学影响,他们对社会的真正关怀,不是政治,是文化”。他们都试图“不使文化失传,不使文化停滞不进”“绵续文化而求其进步”。

而从晚清、民国到1949年以后,中国文化已经风雨飘摇,“这棵大树差不多要被吹断了”,在这一个紧要关头,梁漱溟自觉承担了“文化托命之人”的角色。“所谓托天命,在这个时候,他把自己理解成了文化的托天命者。”

“这些人继承了王阳明的传统,王阳明认为我心即世界,内心的良知涵盖了整个世界。传习阳明心学的人大多比较狂,但这个‘狂’,不是虚妄,而是有实际内容,比如梁漱溟自认为承担了文化使命,并且这样做了。”学者许纪霖解释道。

在《最后的儒家》一书中,梁漱溟也向访问者艾恺表示:“孔子和王阳明是圣人”,他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与其他普通人不同的一点是,他“在雾中远远地看见了孔子是怎么回事,王阳明是怎么回事,远远地看见”。

梁漱溟这种儒者之狂,如今来看,饱含着一种时代的忧伤。“现在的绝大部分知识分子,都是学者专家,为稻粱谋,有专业精神,但不再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中国社会仍然处在转型期,我们还需要梁漱溟式的人物。”许纪霖说。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梁漱溟自14岁起,就一直思考两个问题: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到抗战爆发时,他思考的这两个问题也已经成熟。
B.很多人都讥讽梁漱溟所说的“我的安危自有天命” 这句话,这句话包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梁漱溟自信自己一定平安,一层是万一有危险,梁漱溟完全不能接受。
C.梁漱溟有坚定的信念,在“狂妄”话语的背后,是对中国命运的痴心观照,显示了他对磨难、险境、敌人的藐视,任何人任何险境也阻挡不了他“潜心行学”“探索人生”的脚步。
D.除了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等大儒都是“文化托命之士”:他们都受到阳明学影响,他们对社会的真正关怀的是文化;他们都试图“不使文化失传,不使文化停滞不进”“绵续文化而求其进步”;他们都认为我心即世界,内心的良知涵盖了整个世界。
E.本文通过梁漱溟这种儒者之狂,写了他关心人生问题,社会问题、有着内心的良知、自觉怀抱中国文化使命,有着知识分子最为重要的承担,体现了一位大儒的伟大人格,高远的精神境界。

(2)梁漱溟认为,“历史赋予自己的人生使命还没完成,所以自己不会死”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说明。(6分)
(3)梁漱溟的“儒者之狂”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4)转型时代,自觉怀抱中国文化使命,是知识分子最为重要的承担。除了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等大儒都是“文化托命之士”。请结合全文,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文化托命之士”的理解,多一些像梁漱溟等这样的大儒对中国文化有使命感的学者对中国文化的好处。(8分)

参考答案
(1)(5分)答案: E3、C 2、D1、(A“已经成熟”错了,原文是“渐渐成熟”。B、“完全不能接受”错了,原文是:“万一有危险,我完全接受的意思”D “他们都认为我心即世界,内心的良知涵盖了整个世界。”在原文为:“王阳明认为我心即世界,内心的良知涵盖了整个世界。”)
(2)(6分)答案:(每点3分)
①②梁漱溟已出版了三本书来阐述他思考的社会问题(或中国问题)但是要实现书中所写到的各种设想,梁漱溟还需要不断奔走努力。梁漱溟计划写三本书来阐述他 思考的是人生问题,这三本书是:《人心与人生》《孔学绎旨》和《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认为,写完三本书,自己这方面的任务也就算完成了,所以认为自己不 能死。
②他还认为“又今后的中国大局以至建国工作,亦正需要我;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那是不可想象的,万不会有的事!”并说,“我的安危自有天命”

(3)(6分)(每点1分)答案:①梁漱溟自视为中国文化托命者。
②“狂妄”是其表面,其内核则是“坚定”。(梁漱溟故意以略显“狂妄”的话来显示自己坚定的信念--一定会完成历史赋予自己人生使命,只有到那时,自己才会坦然赴死,含笑九泉。)
③他对中国命运的痴心观照,显示了他对磨难、险境、敌人的藐视,言下之意是,任何人任何险境也阻挡不了他“潜心行学”“探索人生”的脚步。
④转型时代,自觉怀抱中国文化使命,是知识分子最为重要的承担。(从晚清、民国到1949年以后,中国文化已经风雨飘摇,“这棵大树差不多要被吹断了”,在这一个紧要关头,梁漱溟自觉承担了“文化托命之人”的角色。)
⑤内心的良知涵盖了整个世界。传习阳明心学的人大多比较狂,但这个‘狂’,不是虚妄,而是有实际内容。
⑥梁漱溟这种儒者之狂,如今来看,饱含着一种时代的忧伤。

(4)(8分)答案:(前4分,任意两点得4分)①他们受到阳明学影响,他们对社会的真正关怀,不是政治,是文化”。他们都试图“不使文化失传,不使文化停滞不进”“绵续文化而求其进步”。
②这些人继承了王阳明的传统,王阳明认为我心即世界,内心的良知涵盖了整个世界。
③现在的绝大部分知识分子,都是学者专家,为稻粱谋,有专业精神,但不再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中国社会仍然处在转型期,我们还需要梁漱溟式的人物。(后4分略)

相关文章
上一篇:赵新《2乘以3得8》阅读答案
下一篇:昝圣骞《惟有少年心》阅读答案

联系我们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