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岭《消逝的放学路上》阅读答案
时间:2015-07-14
王开岭《消逝的放学路上》阅读答案
消逝的放学路上
王开岭
“小呀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说我懒呀,没有学问我无脸见爹娘。”
30年前的儿歌倏然苏醒,当我经过一所小学的时候。
下午4点半,方才还空荡荡的小街,像迅速充胀的救生圈,被各式私车和眼巴巴的家长塞满了。
开闸了,小人儿鱼贯而出,大人们蜂拥而上。一瞬间,无数的昵称像蝉鸣般绽放,在空中结成一团热云。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只能用“失物招领”来形容。
就在这时,那首歌突然跃出了记忆,一字不差。我觉得像被什么拍了下肩,它就在耳畔奏响了。这支叫《读 书郎》的儿歌,陪伴了我整个童年和红领巾季节。那会儿,它几乎是我每天上学路上的喉咙伴奏,或叫脑海音乐罢。偏爱有个理由:它不像其他歌那么“正”,念书 不是为“四个现代化”或“革命接班人”,而是“先生”和“爹娘”……我觉得新鲜,莫名的亲切。哼唱时,我觉得自己就是歌里的小儿郎。甚至想,要是老师变成 “先生”该多好啊。好在哪,不知道。
那个黄昏,当它突然奏响时,我感觉后背爬上了一只书包,情不自禁,竟有股蹦蹦跳跳的念头。 那个黄昏,我突然替眼前的孩子惋惜——他们不会再有“放学路上”了。他们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笼子,直接运回了家,像贵重行李。
我越来越觉得如今孩子——尤其大城市孩子,正面临一个危险:失去“家”、“故乡”这些精神地点。
我问过一位初中语文老师,她说,现在的作文题很少再涉及“故乡”,因为孩子会茫然,不知所措。
是啊,你能把偌大北京当故乡吗?你能把朝阳、海淀或某个商品房小区当故乡吗?你会发现根本不熟悉它,从未在这个地点发生过深刻的感情和行为,也从未和该地点的人有过重要的精神联系。
是啊,故乡不是一个地址,不是写在信封和邮件上的那种。故乡是一部生活史,一部留有体温、指纹、足迹——由旧物、细节、各种难忘的人和事构成的生活档案。
那天,忽收一条短信:“王开岭,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
我愣了,以为恶作剧。可很快,我对它亲热起来,30年前,类似的唤声曾无数次在一个个傍晚响起,飘过一条条小巷,飘进我东躲西藏的耳朵里。
传统老街上,一个贪玩的孩子每天都会遭遇这样的通缉,除了家长的嗓门,街坊邻居和小伙伴也会帮着喊。
感动之余,我把这条短信的主语换成朋友们的名字,发了出去。当然,我只选了同龄人,有过老街童年的一代。
后来,才知这短信源于一起著名的网络事件。某天,有人发了个帖子:“贾君鹏,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短短几日,跟帖竟高达几十万,大家纷纷以各自腔调催促这个不听话的孩子快回家,别让妈妈等急了,别让饭菜凉了,别挨一顿骂或一顿揍。
声嘶力竭之际,有人揭穿了谜底,这个响彻神州的伟大名字竟是虚拟的,乃某网站精心策划。我一点不沮丧,甚至感动于阴谋者的情怀细致。
一个贾君鹏沉默,千万个贾君鹏应声。我们都竖起耳朵,聆听从远处飘来的蒲公英般的声音……
我暗暗为自己的童年庆幸。如果说贾君鹏的一代尚可叫作露天童年、旷野童年、老街童年,那如今的孩子,则是温室童年、会所童年、玩具童年了。
面对现代街区和路途,父母不敢再把孩子轻易交出去了,不允许童年有任何闪失。就像风筝,从天空撤下,把绳剪掉,挂在墙上。再不用担心被风吹跑,被树刮住了。翅膀,就此成为传说和纪念。
或许,你再也看不到这样的情景了—— 一群像风筝一样在街上晃荡的孩子。眼前充斥着的只是私车和眼巴巴的家长,孩子们被这些贵重行李箱一一运回了家,放学的路上很快只剩下了空空荡荡的小街。
(《消逝的放学路上》,有删改)
16.请结合全文说说题目“消逝的放学路上”有什么含义。(4分)
17.鉴赏文章中画线的句子。(3分)
他们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笼子,直接运回了家,像贵重行李。
18.对于虚拟的贾君鹏事件,为什么“我一点不沮丧,甚至感动于阴谋者的情怀细致”?(4分)
19.作者认为童年会“消逝在路上”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你认为怎样做才能不让“放学路上”消逝,请结合文本和现实分析。(6分
2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本文作者从下午四点多钟目睹一所小学放学的情景写起,表达了对孩子们失去“放学路上”的惋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收到那短信后,先是愣住,继而感动,并为自己曾经拥有“放学路上”的童年而庆幸的心情。
B.“方才还空荡荡的小街,像迅速充胀的救生圈”将小街比作“迅速充胀的救生圈”,形象的写出了孩子的数量之多,以及他们聚集速度之快,将放学时学校门前的热闹场面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出来。
C.作者认为:没有“放学路上”就没有“故乡”,因为放学路上提供了充足的事件和广阔的空间,让我们有机会和故乡的某个地点或某个地点的人发生深刻的感情和行为,从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D.随着城市的发展,路途变得遥远,曾经熟悉的老街道没有了,父母担心孩子,不敢把孩子交出去,从而导致他们失去了自由自在的童年。作者针对这种情况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
E.“放学路上”的消逝这一现象实质上是现代文明下精神家园的缺失,对“故乡”消逝现象的思考更能体现作者在当前现实背景下对精神家园的追寻和理性思考。
参考答案
16.(4分)“放学路上”曾经的“放学路上”带来的快乐和自由(或是“自由快乐的童年”)(2分)如今只能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和怀念。(2分)
17.(3分)答题要点: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家长们接送孩子们的车比作豪华笼子,将孩子们比作贵重行李(1分);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被家长保护起来,失去了童年快乐的特点(1分);表达了作者对于孩子们失去了属于自己的快乐童年的痛心和担忧。(1分)
18.(4分)答题要点:虚拟的贾君鹏事件以及由此衍生的跟帖,不沮丧甚至感动的原因是:⑴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家长和街坊邻居的呼唤声音,亲切而令人感 动;(1分)⑵唤醒了人们对露天童年、旷野童年和老街童年的怀念和追寻;(1分)⑶传达出作者对于现实的惋惜和无奈。(1分)
19.(6分)答题要点:⑴面对现代街区和路途,父母不敢再把孩子轻易交出去了,不允许童年有任何闪失。(2分)⑵要做到不让“放学路上”消逝,需要父母放手,(2分)更需要社会创设良好的环境,(2分)让孩子自由飞翔。
20.(4分)B D(B写的是孩子的家长多,聚集之迅速;D没有“对未来的期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