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言文阅读答案 >

《徐九思,贵溪人。嘉靖中,授句容知县》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时间:2015-07-09
《徐九思,贵溪人。嘉靖中,授句容知县》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徐九思,贵溪人。嘉靖中,授句容知县。始视事,恂恂若不能。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九思擿其奸,论如法。郡吏为叩头请,不许,于是人人惴恐。为治,于单 赤①务加恩,而御豪猾特严。讼者,抶不过十。诸所催科②,预为之期,逾期令里老逮之而已,隶莫敢至乡落。县东西通衢七十里,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九 思节公费,甃以石,行旅便之。朝廷数遣中贵③醮神三茅山,县民苦供应。九思搜故牒,有盐引④金久贮于府者,请以给赏,民无所扰。岁侵,谷涌贵。巡抚发仓谷 数百石,使平价粜而偿直于官。九思曰:“彼籴者,皆豪也。贫民虽平价不能籴。”乃以时价粜其半,还直于官,而以余谷煮粥食饿者。谷多,则使称力分负以去, 其山谷远者,则就旁富人谷,而官为偿之,全活甚众。积九载,迁工部主事,历郎中,治张秋河道。漕河与盐河近而不相接,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九思议筑减水桥 于沙湾,俾二水相通,漕水溢,则有所泄以入海,而不侵田,少则有所限而不至于涸。工成,遂为永利。(节选自《明史·徐九思传》)
  【注】①单赤:孤苦无依的平民。②催科:催收租税。③中贵:有权势的太监。④盐引:商人运销官盐的凭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始视事,恂恂若不能——视事:官吏到职开始工作
B.不许,于是人人惴恐——惴恐:恐惧
C.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雨雪:下雪
D.甃以石,行旅便之——行旅:行走旅游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郡吏为叩头请,不许/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B.请以给赏,民无所扰/天将以酬长厚者
C.使平价粜而偿直于官/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D.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公使阳处父追之,则在舟中矣
(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
B.而以余谷煮粥食饿者
C.其山谷远者,则就旁富人谷
D.而官为偿之,全活甚众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徐九思为民谋利的一组是(     )
①九思擿其奸,论如法 
②逾期令里老逮之而已 
③有盐引金久贮于府者,请以给赏 
④巡抚发仓谷数百石 
⑤乃以时价粜其半,还直于官 
⑥少则有所限而不至于涸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③⑤⑥
D.②④⑤
(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徐九思吏治严明,坚决处罚违纪官吏,尽管郡中上司求情也不赦免。治理百姓,则尽力施恩于孤苦无依的平民,严加管束邪恶奸猾的势力。
B.徐九思关心百姓疾苦,他翻修道路以方便交通,又在朝廷祭神扰民的情况下,请求动用府库中的盐税收入赏赐百姓,以减轻百姓的负担。
C.徐九思处理政事灵活变通,灾荒年份巡抚平价卖粮,他认为只有富豪才有能力买粮,因而动用部分粮食无偿周济濒于死亡的饥饿贫民。
D.徐九思注意水利建设,为避免河水泛滥淹没良田,他兴建工程沟通漕河、盐河,使水溢时能泄水入海,水少时又不致干涸,使百姓永久得利。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隶莫敢至乡落。
②贫民虽平价不能籴。
③乃以时价粜其半,还直于官。
④谷多,则使称力分负以去。

答案:
1.D
2.D
3.C
4.C
5.A
6.①衙役中没有谁敢到乡村中去(骚扰百姓)。
  ②贫苦民众即使是平价也没有能力买进。
  ③于是按时价卖出其中一半,把钱交入官府。
  ④稻谷多,就让民众据自己体力分取背走。

【参考译文】
徐九思,是贵溪人。嘉靖年间被任命为句容知县。刚到职开始工作,处处小心谨慎,好像没多少本领。不久有个小吏袖里藏着空白文书偷盖印章,徐九思指出他的罪 责,按法律判罪。州郡的官吏替那人叩头求情,九思没有答应,从此人人心怀恐惧。治理县务,对那些孤苦无依的平民一定要给予好处,但是管束邪恶奸猾之人特别 严厉。吃官司的,鞭打不超过十下。催收的各种租税,约定期限,过期不缴的就让里正把他们逮来就是了,衙役中没有谁敢到乡村中去(骚扰百姓)。县里有条东西 七十里的大路,上面淤积了很厚的泥土,下雪天,泥浆淹没到大腿。九思节省公家开支,铺上石头,从此百姓行走方便。朝廷多次派有权势的太监到三茅山祭祀山 神,百姓苦于供应物资。九思找出旧的公文,发现官府里长期储藏着商人运销官盐的盐税收入,便请求用来补偿百姓,百姓没有受到干扰。荒年,稻谷价格暴涨。巡 抚打开仓库拿出几百石稻谷,让官吏把稻谷平价卖出而把粮钱交付官府。九思说:“那些买稻谷的都是富豪。贫苦民众即使是平价也没有能力买进。”于是按时价卖 出其中一半,把钱交入官府,用剩下的粮煮粥给饥饿的人吃。稻谷多,就让民众据自己体力分取背走,那些住在偏远山谷的,就让他们就近取富贵人家的稻谷,官府 替他们偿还,使得很多人活了下来。在任九年,升任工部主事,后来又任郎中,治理张秋河道。漕河和盐河相互靠近却不相通,漕河水满就会泛滥成水涝。九思建议 在沙湾修筑减水桥,使两河相通,漕河水满,就有地方排进大海,而不会侵犯农田,水少又有所控制不至于使农田干涸。工程竣工,于是成为长久的利益。

相关文章
上一篇:苏轼《醉白堂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故魏国忠献韩公①,作堂于私第之池上,名之曰“醉白”
下一篇:柳宗元《小石城山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自西山道口径北1,逾2黄茅岭3而下

唐诗三百首

    李白的诗 白居易的诗 孟浩然的诗 杜甫的诗 王维的诗集 李商隐的诗 杜牧的诗 柳宗元的诗 王昌龄的诗 韩愈的诗 刘禹锡的诗 韦应物的诗 崔颢的诗 岑参的诗集 刘长卿的诗 王勃的诗 李颀的诗集 元稹的诗集 初唐四杰 李贺的诗集 张九龄的诗 唐诗精选 唐诗名句

宋词三百首

    欧阳修词集 苏轼的词 范仲淹的词 李清照词集 辛弃疾的词 柳永词集 王安石诗词 晏殊的词 晏几道的词 张先的词 秦观宋词 姜夔的词 周邦彦的词 贺铸的词 陆游诗词 吴文英的词 宋词精选鉴赏

唐宋八大家

    韩愈 柳宗元 苏轼 欧阳修 王安石 苏洵 苏辙 曾巩

唐初四杰

    王 勃 杨 炯 卢照邻 骆宾王
联系我们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