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诗词阅读答案 >

古诗中的折柳与折梅意境赏析

时间:2016-01-05
折柳•折梅
中华民族无比丰富的文化宝藏,是我们炎黄子孙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她带给我们的身心愉悦、审美感受、精神升华和素养积淀,远不是一张考卷所能涵盖的,“一 篇佳构,可能伴随我们终生的跋涉;一句隽语,往往会成为滴入精神荒漠的露珠”(引自《诗词赏析句典•絮语》)。应读者要求,本学期我们再开辟一个有关古典 文化的新专栏———“说文谈史”,给大家讲述一些有趣的文史知识、典故、佳话、故事,并配以情景图画,希望能在轻松愉快中带给大家陶冶和享受。
      唐开元22年(公元734年),李白游洛阳时,写了一首《春夜洛阳闻笛》七绝: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中第三句的“折柳”即《折杨柳》。原来是汉乐府曲名,多写离情别绪。后人常用《折杨柳》来写离别怀念之作。比如:
      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
                  ———张九龄《折杨柳》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李白《折杨柳》
      杨柳乱成丝,攀折上春时。
             ———梁简文帝《折杨柳》
      后来逐渐形成折柳风俗,唐代尤其盛行。长安东郊有一个叫灞陵的地方,在汉文帝的墓地附近,跨水建桥,名叫灞桥。因为此处是出入长安的通衢之处,文人墨客在 此送别亲朋好友时,都折柳相赠,寄托离别之情,所以据传李白的《菩萨蛮》词有:“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灞陵伤别”竟然成了时尚。值得注意的 是,唐诗里有时用“折柳”表示送别,有时则用“折柳”表示思念,像上面所引张九龄、李白、梁简文帝所写的《折杨柳》就是。
       李贺有一首《致酒行》,其中两句是: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主父偃西游不归时间很长,家人思念深切,所以“折断门前柳”。“断”是“尽”的意思。为什么断可以讲成尽呢?这可以从“吹不断”的“吹断”,“望断南飞 雁”的“望断”中看出。前人曾讲错了断字,闹了不少笑话。注释李贺诗的清代学者王琦竟说因为攀树时间太长,柳条终因不堪而折断,成了后人的笑柄。
      据《荆州记》载,南朝宋人陆凯和范晔是好朋友。一次范晔因公到了北方,陆凯思念他,写了一首诗寄给范晔,并奉上一枝梅花。诗是这样写的: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一枝春,是指梅花;陇头人,指范晔。古乐府有《陇头歌辞》:“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而此时范晔正好在北方,非常贴切地表达了思念之 情。陆凯用“折梅”把南国的春天带到北方,赠给好友。折花赠远以表示情谊这是古来习俗,梅花不仅开得早,而且象征友谊的纯洁坚贞。因吴歌《西洲曲》中的女 子有“折梅寄江北”之举以示爱情,所以“折梅”有时又表示情人的爱。读时要仔细分析。

相关文章
上一篇:边塞诗赏析方法及试题解析技巧分析
下一篇:古代诗歌鉴赏之品味诗歌语言

联系我们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