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诗词阅读答案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与 苏轼《赠刘景文》比较阅读答案

时间:2015-12-01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注】 水部张十八员外:即张籍。“天街”二句:写长安早春景色,具有“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笔力。“天街”,长安朱雀门外的大道。“酥”,酥油。指天街小雨后的滋润。“近却无”,春草初从枯草根中萌生,远望已具绿意,逼近反无所睹。“最是”二句:诗人以为早春景色远胜晚春满城烟柳。“绝胜”,远远超过。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擎雨盖:指荷叶。最是:一作“正是”。

1.两首诗分别写了什么季节的景物?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来表达感情?

2. 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苏轼诗所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韩愈写的是早春,能摄春之魂,“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了雨后春草远望和近看的传奇景色,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苏轼诗写的是初冬,“荷尽”、“菊残”“傲霜”,既写景,又咏物喻人。

2.“残菊犹有傲霜枝”与“荷尽已无擎雨盖”相对,内容相近,构成“流水对”。这里菊花残了,枝干尚能傲霜独立的描写,既写了景,咏了物,也借物喻人,赞 颂了刘景文的品格和节操。最后一句,既是实写,也是借代,作者把萧条的初冬写得富有生机和诗意,表现出诗人旷达明朗的性情和胸襟。语浅情遥,耐人寻味。

另一套题

(1)韩诗描写早春景色 ,其绝妙佳句为“草色遥看近却无”,百草刚刚复苏,绿色轻淡,若有若无,让人看到了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生意。苏诗         (2分)

(2)两诗构思和描写手法,艺术功力悉敌。韩诗运用对比手法写出早春草色胜过处处烟柳的景色,全诗以写景为主,也蕴含一定的哲理;苏诗               (3分)

 

(1)咏赞的是初冬景物,其警句为“最是橙黄橘绿时。”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还在丰实的初冬季节,让人领略到萧条初冬中的生意与诗意。

(2)借物喻人,赞颂刘景文的品格和节操,全诗融写景、咏物、赞人为一体,情深而理富。


自选角度,鉴赏这两首诗歌的异同。

鉴赏提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于长庆三年(823)以其观察深微,笔触细密,为后世所传诵。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把这首诗和苏轼的初冬诗《赠刘景文》并提,认为“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它咏叹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看似平淡,实则绝不平淡。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 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初冬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 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 格和坚贞的节操。因此如果以情韵与理趣来看,苏诗却似略胜一筹于韩诗。

相关文章
上一篇:范仲淹《苏幕遮》与李清照《菩萨蛮》比较阅读答案
下一篇:薛昂夫《殿前欢·夏》阅读答案 柳扶疏,玻璃万顷浸冰壶

联系我们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