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诗词阅读答案 >

王安石《午枕》阅读答案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

时间:2015-09-19
王安石《午枕》阅读答案

午 枕  
宋•王安石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
窥人鸟唤悠扬梦,隔水山供宛转愁。

(1)诗歌第二句点明了梦醒的时间,请说说“催”字表现诗人什么感受?
(2)有人说三四两句很有艺术表现力,请说说诗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答案 
(1)①他完全没有想到一觉睡了那么长时间,表达了诗人惊异之情;②感觉到时间流逝得很快,表明诗人睡得很香很甜。
(2)①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鸟和山都人性化,表达了作者的忧愁。②采用了对比和反衬,以窥人鸟的无情来反衬隔水山的有情。③“悠扬”“宛转”, 前者是双声,后者是叠韵,因声见情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缠绵不绝的情愫。④三四两句对仗工整,语意连贯:诗人鸟唤而梦醒,梦醒而见山,见山而人愁,展现 了一个相当复杂的心理过程。

赏析:
宋朝王安石的一首诗,作于1085年。诗中主要通过梦醒后的所思所感,抒发兴废之愁。
这是作于1085年的《午枕》。
从一阵繁促的鸟鸣声中醒来,只见簟文莹滑,如水之流。花影在门帘上无声地晃动着。午后的气氛总是这样安静,安静得诱人咀嚼一种空虚。想得到那远处的山水依 然那样美丽,同时亦感到心头的隐痛婉转盘郁。生命如此美丽,却又这样令人疲倦。一种温柔的愁绪在心头扩张。这是不可知、不可说的清愁,有着不可知、不可说 的清远的美。这首诗语言精工、优美,意韵内敛、深远,真可谓精深华妙之作。比王安石的时代略早的诗人苏舜钦有一首七绝《夏意》,意境与王安石《午枕》类 之:“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1]”同样是夏日午后梦觉的时分,同样写到了清凉的簟席、门帘上晃动的花影、 还有梦醒时分那格外清脆的一声声鸟鸣,两首诗都格外美丽,但我们能感受得到,苏舜钦的《夏意》表现的是一种清畅、惬意的心境,而王安石的《午枕》则是沉痛 的,但却以美丽出之——沉痛而不失赏识美丽的心情,这便是真正的诗心、诗情。
这首《午枕》即可谓“寓感愤于冲夷之中”,虽谈不上“令人不觉”,但其不刻意表现愁绪仍显而易见。同样是作于1085年的《南浦》表现愁绪则更加含蓄。诗 曰:“南浦随花去,回舟路已迷。暗香无觅处,日落画桥西。”此诗意境极优美,同时,极富象征意味。诗中的花象征着诗人的理想。整首诗是诗人寻花而不得,独 自怅惘而归的过程,似乎也暗示着追求理想而不得,惘然若失的情怀。透过清丽而含蓄的意境,诗人内心的迷茫隐然可感。

这首诗虽然是在极度苦闷的情况下写的,而且题材又与“春梦”联系在一起,但诗中却没有把人生与梦幻等同起来,而是从大自然和人世中汲取力量,造成强烈的诗 情和深刻的哲理,借以排遣眼前的兴废之愁。尽管这一“愁”绪并没有完全被排遣掉,但全诗的基本倾向是积极的,这是本诗的独到之处。

相关文章
上一篇:王安石《葛溪驿》阅读答案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下一篇:王安石《岁晚》阅读答案 月映林塘淡,风含笑语凉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唐宋八大家

    韩愈 柳宗元 苏轼 欧阳修 王安石 苏洵 苏辙 曾巩

唐初四杰

    王 勃 杨 炯 卢照邻 骆宾王
联系我们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