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亭晴望
(唐)白居易
风转云头敛,烟销水面开。
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
郡静官初罢,乡遥信未回。
明朝是重九,谁劝菊花杯?
名句解析:
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
①晴虹句:雨过天晴,彩虹出现,像一座桥,影象倒映在水中。 ②秋雁句:长空秋雁,哑哑飞来,像船儿的摇橹声。
这两句是说,河水如镜,彩虹倒影,长空雁叫,晴空如洗,宛然一幅色彩鲜明、景色优美的江南秋景彩色画卷。
赏析:
这首五律,题目是《河亭晴望》,题目后还有“九月八日”的四字题记,作于苏州,标明了是重阳节前一天写的。这样的题目说明了,重阳节的前一天,他登上了河边的亭子,去眺望秋天晴空下的渭河景色,然后,用诗句把眼下的美景记了下来。
开头四句,就是诗人对美景的描写。“风转云头敛”写的是天空:秋天,风向转为西风了,西风吹散了积聚的云头,天空的层云收敛了,展现出了个天高云淡、秋高 气爽的天空。“烟销水面开”写的是河面:河面的雾霭,在炙热的太阳的映照下,水汽慢慢销熔(销,指受热力所致而熔化),渭河水面显得开阔了。“晴虹桥影 出”写的则是河面出现了彩虹与桥梁相辉映的美景:彩虹,是由于刚才的水汽在太阳的映照下出现的;太阳下,水汽没了,河面景色越来越清晰,远处刚才被雾霭笼 罩的桥梁出现了,于是出现了彩虹与桥梁相辉映的美丽景象。“秋雁橹声来”,则是一幅天空与水面合璧的美景:天空,雁行在飞;水面,船只在摇橹前行。雁行, 在地处中原的长安,是在秋天才出现的:北方早知冷暖的大雁,正列成雁行,经过中原,向南方飞去,他们一边飞行,一边发出“依依呀呀”的叫声;这叫声,与木 船上摇橹时橹桨摩擦支架的“咿呀咿呀”相呼应,构成了一幅水天和谐结合的、有声有色有动感的生动画面。——由天高云淡、烟销水碧、虹桥辉映、雁橹和声四幅 组画组成的晴天秋色,确实是美不胜收的。
后面四句,写的则是他观景后的心情。从欣赏景色的角度看,诗人看见的无疑是“乐景”;诗人到此作“河亭晴望”,当然是想给自己一个好心情。从第五句“郡静 官初罢”看,他当时是“官初罢”,——刚刚被贬了官。据《白居易年谱》,他那年44岁,在京师因得罪权贵而被贬官,这里说的“官初罢”,应是将要到南方当 江州司马、但还没启程的时候。看来他是想借“河亭晴望”来排解心中因贬官而引起的烦闷,所以才来到河边的。但是,从这后面四句看,他心中的烦闷并没有得到 排解。
这时候,他贬官的事情已成定局,风波已以他的失败而平息了,官场那像市镇一样的吵吵嚷嚷已经平息下来了(“郡静”)。但他的心却平静不了,大好秋景引起了 他的乡愁:他家乡的亲人也许是给他来信了吧,但也许是由于路途遥远,书信还没有来到身边(“乡遥信未回”);再者,今天是九月初八,“明朝”就是“重九” 了,家人相聚一起喝菊花酒的时候,不知道又会是哪位亲人,在为大家劝酒呢(“谁劝菊花杯”)?——这么一来,他的烦闷又怎么能够化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