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诗词名句鉴赏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时间:2015-09-08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译文]  三顾茅庐频繁讨论天下大计,两朝的开创与辅佐老臣竭尽忠心。
   [出自]    杜甫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释:
    蜀相:三国时蜀国丞相,指诸葛亮。
  锦官城:现四川省成都市。
  自:空。
  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
  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开济:指帮助刘备开国和辅佐刘禅继位。

译文1:
  丞相的祠堂要到哪里寻找?在锦官城外柏树繁茂的地方。
  映着石阶的绿草自成一片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徒有好听的声音。
  三顾茅庐频繁讨论天下大计,两朝的开创与辅佐老臣竭尽忠心。
  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病死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译文2: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赏析: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 畔。第二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七六零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 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这是一首感情极为浓烈的政治抒情诗。诗的前四句,描写祠堂之景,在描写中隐然流露出同样是忠君爱国者的杜甫对于诸葛亮的迫切仰慕之情。诗起首联两句, 总领全篇,从远观的角度由全貌着笔作概括叙写,自为问答,诗人以近乎口语化的诗句点出了武侯祠堂的地理位置和古柏森森的自然环境,一个“寻”字,道出了诗 人急欲瞻仰武侯祠堂的心绪。
  颔联二句,近写祠庙荒凉之景, “映阶碧草”、“隔叶黄鹂”突出了春色之怡目,好音之悦耳。然诗人用一个“自”、一个“空”,则突出了丞相祠堂却是如此凄凉寂寞,虽然盎然的春色固然美好 诱人,也少见有人来。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写,过渡到后半篇作者自己站出来对诸葛亮进行评论与哀悼,便显得前后紧密呼应,感情十分真挚强烈。
  诗的后四句是对诸葛亮进行评论与哀悼。“颈联”两句,诗人笔锋一转,胸臆直泄,以高度凝炼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生活际遇、政治理想和辅国功业。 “三顾”句令人想起三顾茅庐和隆中决策,“两朝”句更令人想起诸葛亮辅佐先主刘备、后主刘禅两朝,取两川、建蜀汉,白帝托孤、辅佐刘禅的情形。诸葛亮可以 说是殚精竭虑,忠贞不渝,尽了“老臣”之心。透过诗人的饱含深情的诗句,诸葛亮这位“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的丞相的一生的事业,以及他对后人的感召力 量,得以充分体现,感人至深。
  “尾联”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道出千古失意英雄的同感。可谓《蜀相》的“诗眼”。诸葛亮为兴复汉室,六出祁山终病死五丈原,可谓壮志未酬而身先亡,诗人饱经丧乱而屡失意,也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怎能不激起失意英雄的仰慕和叹惋之情呢?这两句沉挚悲壮,震撼人心。

相关文章
上一篇:“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下一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联系我们 | 本站声明 |